迫击炮的诞生源自于日俄战争时期,日俄两国在中国旅顺对峙时日军在进入到更近距离的堑壕后俄国火炮就失去了作用,为了对付这些日军俄国驻远东旅顺要塞炮兵技术副主任的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大尉将困在港内的巡洋舰臼炮取下来(能取下来是因为他ꦛ的哥哥是巡洋🦹舰舰长),在列昂尼德的改造下一种可以大仰角发射曲线弹道的超口径火炮被研发出来并在1904年11月9日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最早的迫击炮炮弹
日俄战争中可以大仰角发射炮弹的武器引起了德国的注意,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在其理论基础上设计出了75.8毫米的轻型掷雷器并投入一战,由于英法并ℱ未对日俄战争中出现的高仰角火炮产生什么兴趣,直到1914🧸年一战爆发后德国人的掷雷器打得英法两国士兵不知所措后英法才开始重视起来。

德国M1914型轻型掷雷器,可以说是迫击炮的前身了
英国土木工程师,主修建造桥梁的温弗雷德·斯托克斯设计出了近代迫击炮的始祖,斯托克斯迫击炮,这位因为对武器丝毫不了解就设计出简单的武器的牛人定义了迫击炮三大件,炮管、支架和座板,这个设计奠定了之后100年迫击炮的样子,但是今天我们讲的不是他,而是法国的迫击炮,原因⛎是接下来要介绍81毫米口径迫击炮都源于他。

温弗雷德·斯托克和他的迫击炮
一战结束后迫击炮已经获得𝓡了各国认可,接过迫击炮进化接力棒的是法国布朗德,这位也不是武器设计专家而是一🐻位艺术家,他的专业是铁制艺术品(现在还有他的作品被拍卖),由于自家的五金店在一战时期接了不少军用订单,他就一时手痒进入了武器设计的行业。

埃德加·布朗德
法国已经装备了不少英国斯托克斯3.2英寸迫击炮,在布朗德看来斯托克斯迫击炮的炮弹是圆柱体不讲究什么空气动力所以在半空中飞的时候并不稳定,其次迫击炮最早并没有直瞄具靠的是士兵自己把控,而且发射药被点燃后由于炮弹与炮管内壁之间需要空隙导致火药燃气无法全部作用于炮弹,为此布朗德进行了以下改造。

斯托克斯3.2英寸迫击炮,注意炮弹是圆柱体的
第一点是炮弹外形变成了纺锤形,增加尾翼,第二点是设计了闭气环在发射药被点燃后因为热胀ౠ的原理闭气环会𝐆膨胀紧贴炮管内壁,火药燃气会全部作用于炮弹后部提高了炮口初速和射程,第三点是增加了直瞄具,士兵不用依靠感觉来把握距离,第四就是炮架与炮管连接改为缓冲连接。

布朗德设计的迫击炮炮弹
布朗德在1927年设计出的M1927型81毫米迫击炮,1931年时将炮管加长(倍径从13.7倍增加到15.6倍)定型为M🌳1931型꧅81毫米迫击炮,全重58公斤可分解成三个部分(炮管、底座、支架)均重20公斤左右,垂直射界+45°~+85°,射程2800-3120米,射速18发每分钟,急速射击每分钟25发。

布朗德M1927/31型迫击炮

法军装备的M1927型81毫米迫击炮
布朗德M1927/31迫击炮自诞生后立刻成为世界各国争相仿制的武器,这里面有给钱的也有致敬的,其中中国与1931年仿制成功定型为民国二十年式82毫米迫击炮于次年定为陆军制式迫击炮,注意这里的口径增加了1毫米(在布朗德迫击炮的仿制中只有中国和苏联将口径增加了1毫米),这个改变在抗日战争时期还坑了日寇一把,由于口径大了1毫米,我们可以使用日寇的九七式81毫米迫击炮炮弹,而日寇无法使用我们的炮弹𝓰。

国军装备的82毫米迫击炮,迫击炮因为造价便宜、工艺简单很适合当时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
最后一说,迫击炮为了提高射程会在炮尾加装环形增程药包,这个设计是英国堑壕炮专家牛顿提出的,包括迫击炮尾翼也是他提出的,布朗德设计的炮弹尾翼只是在牛顿的设计基础上进行的改造。

迫击炮增加射程可以加装环形增程药包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