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若林
小时候,我读过一篇文章,叫《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所讲的内容是:
作者小时候第一次写诗,拿给妈妈看时,她满脸惊喜,说“亲爱的,你的诗写得精彩极了”。
随后,妈妈满心欢喜地把诗拿给了丈夫看,想让他看看自己儿子有多优秀。
而作者父亲看完之后,却皱着眉头说:“糟糕透了。”,作者听闻,伤心不已。
现在想想,它虽是国外的文章,但这种情景,在中国也很常见。
比如,一位网友说,自己小时候考了全年级第二名,成绩够好了🌳,父亲却并不显得多高兴,而是面无表情地说:“那,第一名是谁啊?”
考了第一名时,ꦆ父亲又🧸指着卷子上的错题说:“这个题不是讲过了嘛,你怎么能在同一个坑里跌两次?”,网友听闻,好心情立刻化为乌有。

既然孩子会不高兴,那父亲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除了小部分人是单纯地不善表达感情之外,大多数父亲,是因为自己的思想太过“传统”。
他们认为,只要生了你养了你,或者给你买了车买了房,自己就有了当爹的资本。
面对他们的“付出”,你应该铭记于心、感恩戴德、尊重敬仰,这就够了。
而过于随和、和孩子们嘻嘻哈哈,可能会破坏自己身为“爹”的权威感。
所以,他们宁愿彼此都不高兴,也不愿意放下身段亲近孩子。
父亲的背影
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的父亲,便是这样一个人。
我们认识朱自清的父亲,是源于《背影》这篇散文。

文中,作者写了自己的老父亲,步履蹒跚地送自己上火车,给自己买桔子的情景。
这篇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感动了很多人。
然而,朱自清和父亲的关系,实际上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
他父亲受旧时代教育,完全是老旧的封建思想,认为自己对儿子有绝对控制权,儿子得完全听自己的才算孝顺。
而朱自清受的是新式教育,思想上比较民主开放,和他父亲完全对立。
当父亲干涉他的生活,凭着和校长的私交擅自领走他的工资时,朱自清气愤不已,一气之下,搬出了家门,♋不再与父亲往来。
几年之后,他家里出了事,父亲身体也不好了,相比从前,他脾气收敛了不少,态度缓和了很多。
他挂念儿子,就写了信给朱自清,还亲自送他上车,才有了文章中买桔子这一幕。
当父亲由从前的强制压迫,变为了衰老无力;朱自清对父亲的态度,也从愤怒,转为了怜悯,甚至内疚。

看到父亲佝偻的背影,他黯然神伤,流下了眼泪。
其实,父亲虽强势,但对朱自清也很挂念;朱自清虽然叛逆,但对父亲也很心疼。
原本针锋相对的两个人,看到对方的示弱后,自己也会随之柔软下来。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就算是在父子之🧜间,强势控制也并不可取。亲子感情的建立,从来都是真心与尊重换来的。
这就像,你花钱买了一只猫,你对猫说:“我花钱买了你🍌,我是你的主人,你应该跟我亲近。”它就会跟你亲近吗?
并不会,只有自己亲自照顾它、抚养它、对它示好,它才会亲近你。

爱这个东西,必须要表达出来,对方才能接受得到。感情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得一点一滴地培养建立。
温柔的爸爸
做父亲,其实也可以很温柔。
就像著名的“木朵爸爸”,他是一名设计师,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工作,他有时间,也有意愿陪伴孩子。
他很爱女儿,关注女儿一点一滴的变化,并把女儿的成长过程画了下来,出了一本画册。

他并没有用恐吓、威胁,但是,他跟孩子关系的亲密,是很多人都比不上的。
爱孩子,就要及时说出来,别让孩子对着背影暗自落泪。
最后,祝爸爸们父亲节快乐。
图片来自网络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