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价格看着我都心动了啊!”
“估计是卖不动。”
“大概率是企业快倒闭了,能回本多少算多少。”
近日,某行业群被几张广告图刷屏,ꦏ一批产品正面临清仓甩卖:洗护沐三件套低🙈至4元/盒,温泉水滴涂抹式面膜每盒1.9元,遮瑕粉底液跌至9毛一瓶……而这批产品并非临期品,且资质齐全。

行业群分享图
不少业内人士对企业这一无奈之举纷纷表示理解。毕竟,当下美业集体渡劫,而这只是化妆品企业低价甩卖尾货𝐆的一个缩影。“清库存很常见,但近🦩两年格外多。”某业内人士如是表示。
护肤6件套18元、眼霜4元……
化妆品观察了解到,上述甩卖的产品至少有25万盒的库存,涉及洗护、护肤以及彩妆等品类,大多贴有某护肤品牌的标签,而该品牌成立于2017年,其天猫旗舰店显示,粉丝仅千余人,有将近30个SKU在售,单价在69-1799元之间。
此次甩卖堪称“白菜价”。譬如,天猫旗舰店标价1799元的护肤6件套盒,如今只要18元,共计5357盒;天猫旗舰店标价338元的多肽遮瑕粉底液,如今只🎃要9毛,共有1.7万瓶。而店铺销量最好的是电动眼霜,每盒2支装标价299.9元,月销量100+,也在此次甩卖之列,每盒仅需4元,共计2.8万盒。
不同于一般低价甩卖的临期品,该批产品日期相当“新鲜”,限期使用日期最近的🌜为2023年10月,大多为2024年10月,相当于还有将近两年的保质期。

图源摄图网
“这样的价格,连包装成本都不够。”广州某企业负责人表示,一个套盒包含五六件产品🍌,卖十几元都不够买瓶子,何况还有纸盒、原料,“这🧸是血亏”。
“清仓甩卖很常见,最直接🐲原因就是卖不动。”广东尚品汇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彩妆研发主任林丽隽透露,甩卖ꦛ方有可能是品牌方,也有可能是工厂,“客户跑路或倒闭了,工厂只能随便清掉。”
“甩卖潮才开始”
“接下来,或将有更多产品面临清仓甩卖。”上述某业内人士预判。
据化妆品观察了解,低价甩卖化妆品的原因复杂,但与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功效补录不无关系。
根据相关要求,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之间注册备案的化妆品,需在今年5月1日前上传功效宣称的依据摘要,鉴于疫情影响多地延期至12月31日。🃏若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功效补录,产品将被取消备案,面临召回、下架的窘境。这意味着,留给企业的时间不多了。
“原来很多产品并没有实际功效,存在概念添加的问题,随着节点到来,只能无奈被放弃。”行业某资深法规人士如𝓡是表示。
“即便产品有功效,但鉴于做功效检测成本高、周期长,企业不愿多花钱,𒁃干脆就💖清仓甩卖。”行业产品经理郭晓峰补充道。
化妆品观察发现,上述甩卖的尾货产品或存在此种情况。以护肤6件套盒为例,该产品备案于2021年9月,按要求最晚应于12月31日前补录功效宣称,但国家药监局备案平台显示,该෴产品尚未上传功效宣称依据摘要。
“如🐼今门槛高了,大环境又不好,不♊排除有的品牌不想做了,甩卖库存。”郭晓峰表示,“或者开品时没做好,想清掉开新品。”化妆品观察查询发现,上述甩卖的大多产品,天猫旗舰店显示月销量为0。
在上述业内资深人士看来,低价贱卖产品,虽说有了现金流,但无疑会损害品牌,“破坏价格体系,损害经销商利益,直接把产🌳品当废品卖,这意味着品牌放弃了形象建设,距离退出市场不远了。”
林丽隽也认ꦰ为,清库存常ဣ见,但像上述产品如此低价甩卖并不多见,“估计企业也快倒闭了,能回本一点算一点了”。而据化妆品观察此前报道,在疫情和新规的叠加影响下,去年一年全国约有376家化妆品企业倒下了。
美妆市场的艰难
催生了尾货市场的繁荣
近年来清仓甩卖的尾货多了,甚至𒁃𒐪催生了一批以收售化妆品库存/尾货为营生的人,“类似中介,赚个差价”,鹏哥就是其中的一员。
虽然身处广州,但疫情似乎并未影响到他的生意,反而更胜以往:11✃月10日,他收购了9.6万盒某品牌高端套盒;13日,又拿下了25万盒的某品牌护肤系列产品,“大环境不好,不少老板要保证现金流,只能低价贱卖尾货。”
据鹏哥透露,收▨购的这些尾货,大多流向了直播间,“直播间秒杀,或者买一送一,用低价吸粉引流。”林丽隽亦表示,“像直播𒅌间那种主播送福利,如一毛钱一支口红的,一般就是清仓甩卖的尾货”。

图源摄图网
上述广东某企业负责人介绍,还有一个渠道是拼多多,“相较于天猫旗舰店的定价,拼多多上打折甩卖的尾货产品,无疑会让大✤多消费者觉得捡到了便宜。”
供需两旺的尾货生意,让这一赛道日益火热。原在某知名OEM大厂深耕多年的胡兆飞,正是瞅准了这𒉰一点,于今年8月转行入局尾货生意,成立了友品(🐻广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美妆行业太难了,OEM也看不到希望。”谈及转行原因,他坦言,大多品牌方要么推新搁浅,要么濒临倒闭,♓致使OEM业务进入瓶颈期。与此同时,近两年大多企业运营艰难,导致尾货货源剧增,基于此他判断,“这一市场前景可观”。
据其透露,自入行以来,公司业务繁忙,有不少工厂清库存,但大多来自品牌方的尾货, “几乎不愁货源”。而尾货品类丰富,包括洗护、护肤,尤以彩妆居多,“近两年惨不忍睹,以白牌为主。”他分析,“当下的大环境,就是产品过剩,产能过剩,产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品牌如果没有相对应的渠道资源就贸然批量生产新产品,大概率就会成为尾货。”
在行业资深产品人李杰锋看来,化妆品市场的不景气有目🍸共睹,每一批被低价处理的尾货,也许就代表着一个品牌或者一个团队的黯然离场,“尾货市场的繁荣,印证了美妆行业的艰难。”
他表示,在寒冬之中,品牌开品更需谨慎,“品牌需要生命周期长的新品,而不是上架后很快就滞销的尾货。”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亦持有相同观点,品牌要杜绝内卷,修炼内功,做好市场调研、打磨好产品以及加强对产量的调控,“不一定能让新品破圈,但可以守住价格𒈔,否则品牌就没了。”
【版权提示】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观网/🎶品观APP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对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权需求,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