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旱烟袋
前几天,我在整理一个存放旧物的老箱子时,一杆旱烟袋映入了我的眼帘,拿起这杆旱烟袋,闻着烟锅中依然熟悉的烟油味道,我心中的怀念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眼泪禁不住蒙住了双眼,我仿佛又回到了童𒆙年,看到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煤油灯下,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袋,有声有色地给我讲诉着古老的故事。

烟锅
这位慈祥的老人就是我的大姥爷(大姥爷就是姥爷的哥哥),我的很多童年时光就是围绕在大姥爷身边度过的。大姥爷爱抽旱烟,这杆旱烟袋永远伴随左右,是他的最心爱之物,几乎是不让别人碰的。这杆旱烟袋的烟锅非常精美,通体用黄铜铸造,表面用红铜和白银镶嵌,并錾刻精细的图案,特别是两只小鸟活ꦇ灵活现,是当年邻村的一个铜匠梁四为大姥爷专门ꦑ制作的,他俩关系交好,制作时更具匠心,并倾注了友谊,因而大姥爷倍加珍惜。

烟锅
那时候,农村的经济还很不发达,老人们大多都只能抽旱烟,烟叶是自己种植、晾晒、加工的,因而成本很低,花销也极少,但他们对旱烟袋却极其重视,也舍得花钱配备,铜镶的烟锅、白玉(或翡翠)的烟嘴、黑圪榄木的烟杆是旱烟袋的标配,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抽烟聊天时,旱烟袋往往会成为焦点话题,在当时,拥有一杆高配置的旱烟袋也是一件荣耀的事。而大姥爷的烟锅虽然好,但烟嘴却是牛角的,其实,在早年间,大姥爷的烟嘴是祖上传下来的一个和田白玉烟嘴,在整个村里也算最好的烟🔜嘴,但后来在地里干活时,旱烟袋掉到石🅘头上,把烟嘴打碎了,后来,大姥爷只能自己动手用牛角雕刻了一个烟嘴,并一直使用下去。

牛角烟嘴
大姥爷生于1890年,于1978年离开我们,那年我才9岁,在我的记忆中,大姥爷是一个宽板身材的老人,常年头戴深紫色的圆顶毡帽,身穿黑布衣裤,脚穿牛鼻子布鞋,拄着一根自制的木头拐杖蹒跚而行,左脸颊的上方有一个铜钱大小的暗红色的血管瘤,随着脚步晃荡着。但大姥爷留给印象最深的首先是他有丰富的知识,其次是他有精湛的技艺,第三是他有宽厚的助人之心。大姥爷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勤奋好学,积累了知识的丰富,我儿时的启蒙教育很多来自于他,至今我依然记得他给我讲的悬梁刺股、卧薪尝胆、张良拾履、火烧连营、魏征劝谏、包公断案、杨六郎扫北༺、维新变法、绥远抗日等故事,都是激励上进、报国爱家的主题,使我从小就培养了上进、不屈的精神。大姥爷另外还精通木工手艺,据说是他老年以后自学的,并配置了全套的木工工具,主要是为村里的人们免费提供各种各种的修理服务,诸如马车修补、铁锹安柄、镰刀安把、板凳换腿、安门换窗等等,只要有需要,他都能及时赶到并圆满完成,为大𝐆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他所做的这一切,均因他有一颗宽厚的仁心,和蔼待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付出而不图回报,这是他的品格的真实写照。

大姥爷的买地合约
大姥爷的祖上居住在山西忻州,在清代晚期从山西“走西口”来到内蒙的后山地区谋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奋斗,从无到有,逐步地盖房置地,过上了稳定的农耕生活💙,😼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大姥爷的土地执照费收据
大姥爷的一生,是充满艰难困苦和奋斗拼搏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战乱纷争,也享受到了新中国带来ꩲ的和平和安定,并能安享晚年。
这杆旱烟袋,老烟味犹存,我对大姥爷的怀念也将永存。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