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这东西,其实,真的挺难的。
首先,要找到自己真正的天赋、特长、优势,总之就是自己不别扭;
其次,定位还要结合市场需求和细分人群,确定是能够商业化的。
比较幸运,绝大多数学员,𝓀还是能在短时间内精准地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且,在和学员不断地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我还把“教学理念”给同步提炼升华了。
01
如何快速地精准找到定位?
我发现,最好的定位提取方式,其实就是六个字:老技能+新趋势!
为什么说,最好的定位提取方式,是“老技能+新趋势”呢?
首先,老技能代表着你的资源积累、信心积累、底层能力积累和信任状的积累;
其次,新趋势意味着你能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然而,再说到“新趋势”这个层面的时候,很多人又卡住了。
“新趋势”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新行业”。如何快速、精准地了解一个行业(值不值得做、有没有硬伤、能不能赚到钱)?是很大一部分人的痛点。
当那些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定位的“老技能”的学员问我:“我得怎么了解/判断这个行业”的时候,我惊呆了 —— 这还用问?sourcing(搜信息/搜材料)啊!!!
问题是,他们不会搜 —— 不知道去哪里搜、怎么搜...
我明白了,这是典型的“知识的诅咒”——在我看来稀松平常的知识和方法,在别人眼中,可能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02
了解一个行业的四个实操方法
言归正传:怎么样快速、精准地搜索信息,并快速精准地了解一个行业呢?
知乎上有那么一篇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写得不错,但是我觉得🧜不实用 —— 里面充斥的都是一些“文绉绉”的方法:比如看行研报告、看政策官文、看赛道🌱周期、看CR4(行业集中度)等。
这些内容啊,看起来挺高大上,挺能唬人的,但是用在现实生活中,和很多人隔得太远了。
我自己平常用的接地气能实操的方法,就四个字:人网书事。
1、人:去找这个行业中的牛人聊
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去找这个行业中的从业者,尤其是拿到结果的人聊。和真人聊,反馈最客观、体感最真实。
在我选择是否要做“个人品牌IP打造”这个事之前,我至少和不下40个行内人士交流过——有的是电话聊、有的是微信聊、有的则是直接约到咖啡馆聊;这些人里面,有的是每小时2万元咨询费的大佬、有的是行业资深从业者、也有的是这个行业的付费购买者。
在和他们聊之前,我会很认真地准备问题,以确保不浪费每一次的交流和讨教的机会。
去哪里找到这些行内人士?
该付费链接、进高端社群,就别犹豫;
该去线下上课、接触真实的人群,也别犹豫;
该向看似综合不如你、但在该行业上是你的领先者的人请教,也别犹豫。
总之,在判断是否要进这个行业之前,多找人聊,真实摸底;
二、网:在网上找各种咨讯和课程
一般我要了解某个行业全面信息的时候,会开启疯狂的sourcing模式🐷——只要网上能找到和这个行业的关键词相关的信息,我都无死角收藏保存,然后快速消化。我会在哪些网络平台上搜索呢?请看:
视频形态:在抖音、视频号等搜索相关的主题或者是IP;
音频形态:这个比较厉害——直接去喜马拉雅平台搜索尤其是那些标价付费的课程 —— 敢定价,肯定是被市场验证过的真实需求;
公众号和知乎:上这两个平台,直接搜索关键词,会跳出来很多对你有用的干货信息;
学习平台:我会到“得到APP”、“樊登读书APP”等知识付费平台,搜索由这个专家领域生产的相关内容;
这四大渠道,是我最常用的 —— 而且,还有更厉害的一招:直接看用户的留言评论,这里藏着大量的真实需求或业务形态。
三、书:买这个行业相关的书、尤其是好书
相比网上碎片化的知识和信息,正式出版的书籍,显然更系统和全面。
这个方法,我在新东方的时候就被训练过了:每次备一门新课之前,通常会把市面上和这门课相关的书,全部买回来,然后疯狂看完(or 翻完),最短时间内形成对这门课的认知和熟悉 —— 这个方法,在新东方内部,被称为“穷举法” 。
我准备做个人品牌和IP打造之后不久,就把和品牌、营销、知识付费等相关的书籍,全买了回来。有时候,哪怕只是简单地翻翻,也能帮你种下种子,日后慢慢形成自己的原创性思维体系;
四、事:事上磨人,直接放手去干
顾名思义,就是找到下手干的机会,一定要马上立即去尝试 —— 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先干了再说!
比如,你可以快速组建一个自己的社群,在群里就边聊边探知用户的真实痛点和需求。
总之,先射击、再瞄准,先干起来再说!
以上的“人网书事”,是提高行业了解度的信息搜集的心法。
好了,通过以上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启发!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