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达55个城市开始给楼市松绑,郑州更是直接开始了货币化安置,宏观经济政策也开始宽松起来了,很难让人不和16年开始的那次轰轰烈烈的涨价去库存联系起来。
2016年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历史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因为经济形势极其恶劣,房产也卖不出去,各地都出现了烂尾情况,和今天的情况不能说完全一样,也是极其相似了。

简单回忆下历史,16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因为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世界,我们当然不能幸免,只能四万亿救市,其中大部分的钱都流向了基建,这招一出,经济直接起飞,代价就是地方债也起飞了,各地都盲目的上马基建,大搞房地产。
但是,靠放水刺激的经济不可能持久,到10年就疲软了,后来没办法,只能又搞了一波基建狂潮,也就是此时,我们被称为基建狂魔,我们的基建水平达到了世界前列,老百姓的生活确实便利了很多。
但是,还是那句话,放水刺激的经济不可能持续,到14年房地产就又不太行了,房子没人买,地产商的贷款就还不上,政府就卖不了地,还不了地方债,容易引发系统性危机。
炒股的人可能记得,15年我们的大A股占上了历史最高点,但随着美国的加息,股市泡沫也随之破灭。
房股双杀,当时排队上天台的不在少数啊。
实在是没有办法,因为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我们就会和日本一样,被美欧收割,积攒多年的财富被外资低价买走,所以只能再次选择放水刺激经济。
因为之前能想到的刺激手段都已经用过了,只能创造性的发明了货币化棚改,通过涨价去库存来给房地产企业和地方债解套。
于是全国都开启了大拆大建模式,拿了巨额补偿金的拆迁户打头阵,开始买房,强行创造的需求带来的是房价快速上涨,房价上涨的预期,和现在不买以后就买不起了的恐惧,刺激普通人跟风买,房价也就越涨越高。
货币化棚改这一招极妙,不仅能帮助去库存,避免房地产企业债务暴雷,而且拉高的地价也能为地方政府创收,缓解“四万亿”以来的城投债等问题,并且各地的基建让我国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堪称一石多鸟,简直赢麻了。
但是,世界上没有所有人都赢的美事,房企、地方和城市都赢了,那谁输了?
当然是在高点买房的人了,早买房的人赚翻了,拆迁的人也赚翻了,炒房的人更是赚翻了,只有那些被忽悠在高点接盘的人赔哭了,以这次救市力度最大的郑💎州为例,ꦍ房价跌了快三年了,也不知道三年前高点上车的人现在如何感想。
客观上这群人为我国基建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于代价嘛,就是低迷的生育率和萎靡的居民消费。
房价和基建确实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但是,我都记不清这是第几个但是了,请注意,最重要的三去一补的任务没有完成,是的,放水的初衷根本没有达到。
说实话,局势恶化到现在这个样子,真的不是官方的本意,官方的本意是通过放水,解救岌岌可危的地产和实体经济,因为那时候已经产能过剩了,本来是想让房产和企业解套,让他们降低杠杆,慢慢发展。
但是,在金钱和政绩的诱惑下,地方和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扩张,完全不在意去杠杆的事,完全不在意房住不炒,完全不在意系统性风险,全部杠杆拉满。
直至去年,宇宙第一房企,负债两万亿的恒大轰然倒塌,许多房地产企业摇摇欲坠,涨价去库存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弄出了更大的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市场经济的根本问题,贪婪会让他们忘记风险,你们说,不管制能行吗?
他们是在逼着上头下狠手,所以这次房地产企业和地方债都宣布不再兜底,都得自己想办法,如果出了问题,后果你懂的。
我的时间有限今天就到这吧,明天多用些数据,来说明这次局势的严峻程༒度,也就能说明我为什么说这次去库存效果肯定♌不会很好了。
点赞、评论、转发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想每天第一时间看更新就点个关注吧。
其他文章推荐: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