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席贵 文/摄

孙文博与她的文博书店文化生活馆。
1979年出生的孙文博,有着22年经营书店的经验。开一家书店⭕,做一个文化人,方便更多的读者阅读、购书,那曾是一个少女创业之初的梦想。如今,她所经营的书店已成为吉林省敦化市规模最大的民营书店,有着3家连锁店、总营业面积达到1100多平方米,库存图书20多万册。
孙文博说,在书店发展的同时,他们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提升书店的社会效益。他们还主动邀请出版社、著名作家、读者共同参加主题沙龙活动,使文博书店成为休闲交友,增进文化交流的场所,并打🌺造“文博朗读者”品牌,借助抖音、快手更好地宣传阅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开书店推广阅读
“我𒐪1999年高中毕业,那时母亲和姐姐在市场做鞋的生意,而当教师的父亲始终希望我能成为一个文化人。”孙文博向记者介绍,在那个年代,她有机会上中专,然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也有机会复读,再考大学。然而,她和父亲商量后,毅然选择了开书店。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家书店开业是在2000年1月1日。”孙文博说,她在家人的支持下,在敦化市翰章大街上的华泰商场,花10万元购买了一个20平方米的摊位。这个价🌺钱在20多年前,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可谓是一笔天文数字。
开书店进货是一个大问题,对于从没去过长春的孙文博来说,还是有点困难。“进书得到一个叫太阳城的地方,🐠当时有个朋友跑大客,他们是晚上8点半从敦化开始发车,到长春一般是凌晨一二点,然后大家就在车里坐着,等早晨8点放货的书店开门。🏅”孙文博说,她在进书前,得提前给批发商打电话,让把书留好,要不可能进不到货。进完货后,要雇三轮车,往长春市光复路运,再装上大客车,从长春往敦化发车是下午4点半。每次进书回到家后,都是半夜了。
孙文博说,22年前父亲让她选择做书业是对的。
“我的第一家书店干了4年,后来就把摊位租出去了,原因是书店开在商场里,到下午4点就关门了,而那个时候正是下班时间,也是学生放学的时间,很多要买书的读者当天买不到他们💛想买的书。”孙文博向记者介绍,在这种情况下,她在离这家商场不远的📖地方,租了一个60多平方米的地方,开了一家小书店。
在经营书店的过程中,孙文博也在思考一个问题,𒈔应该为读者创造更好的阅读空间。此后,孙文博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先后于2005年、2015年、2018年开了三家书店。其中在学府街的一家文博书店文化生活馆,占地660多平方米,共两层。
做服务推阅读品牌
“现在租房和人工的成本都比较高,𒐪但是书店还是要做下去。”孙文博说,自己和店员对书店都有着深厚的情怀,在办好书店的同时,还会每周举办各种读书会,吸引读者的到来。
记者在文博书店文化生活馆看到,整个二楼靠窗户的位置,整齐地摆放🐎着可供阅读的桌椅板凳。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坐在那里静静地品读。因为这里提供的舒适环境,书店还被延边州妇联评为亲子✱阅读基地和“同悦书香”她空间。
“为了推广阅读、吸引读者,扩大书店的影响力,我们ꦬ每个星期都举办‘文博朗读者’活动。”孙文博向记者介绍,每次至少都会♑有10多个孩子来参加活动,他们还请来专业的老师,对孩子的朗读进行点评。
孙文博说,他们每个星期也会给朗诵优秀的孩子赠送笔、本、书籍等作为奖励,表示对孩子的一ཧ种肯定和鼓励。与此同时,他们还会组织孩子捏彩泥、做剪纸等小手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每年,孙文博都会给敦化市多所学校捐赠教师用书。在疫情严重期间,书店虽然暂时闭店了,但员꧅工并没有放假,而是在接受读者电话订购、微信采购,再由书店派专人送书,让读者在特殊时期也能读到自己需要的图书。
近年来,他们与敦化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开展了同读一本书《父与子》𝐆,与敦🌊化市创新作文口才培训中心举办了新年朗诵会,邀请著名儿童作家杨红樱举办读者见面会,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
孙文博说,希🧔望有一天自己的书店还能扩大,更好地服务当地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22ඣ年间,孙文博秉持着对图书事业的执着与坚守,在敦化市内,不断地把民营书店做大做强,为当地的阅读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备注:发货联盟引流学习;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